En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喜迎二十大 芜职这十年】不断加强有组织科研 助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发稿:全盼盼 审核人:马和平发布时间:2022-10-1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校科研工作始终坚持类型定位,技术性和学术性并存,以优势专业为基础,聚焦战新产业,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小微企业技术需求以及人才培养。搭平台、组团队,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有组织、成体系化建设了各类科研平台39个,科研团队31个,形成了层次清晰、结构合理、支撑有力的职业院校科技创新体系,以有组织科研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持续优化科研管理 夯实科技创新保障

2012年,学校在省内同类高校中率先设立科研处,率先开展科研信息化管理,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激发创新活力。十年来,学校先后对科研项目、知识产权管理等制度进行了多次修订。纵向项目着重体现在管理上做“减法”,赋权上做“加法”;横向项目实现了“以合同代立项”,细化了管理流程和范畴,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技术服务;科研团队管理从制度上理清了团队培养目标和思路,为科研团队培养做好了顶层设计;《专利申请及科技成果转化办法》明确了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简化、优化了职务科技成果管理,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力度;《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平台管理的自主权。

制度赋能,推动了学校科技发展。尤其“双高计划”建设以来,学校研发投入从630.6万增长至4203.5万元,纵向科研经费到账额从347万元增长至1321万元,位列全国高职院校纵向项目经费到账排名前20位;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快速提升,横向技术服务到账额从534.43万增长至1808万元,技术服务产生经济效益从1061.08万元增长至8655万元。累计获得各类知识产权503件,纵向科研项目立项数量从2013年的38项增长至885项。学校创新环境不断改善,创新活力不断增强,创新质量不断提升,服务发展水平显著增强。

服务国家战略 强化科技攻关助力乡村振兴

学校依托专业优势及百年农校历史传承积淀,与芜湖市科技局共同发起了科技特派员工作,已派市科技特派员26名深入农村基层开展工作,另有58名教师和8个团队入库省级科技特派员(团);学校牵头联合安徽袁粮水稻产业有限公司成立了省级科技特派团“弋江区经济作物技术集成科技特派团”,与南陵县人民政府等共建了省级“绿色稻米及食药用菌协同技术服务中心”。年均开展涉农培训3000人次、服务村镇35个,累计立项涉农项目150项,制定相关标准7项,学校党委书记汪斌主持芜湖市政府政策咨询课题“新发展阶段推进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获得市政府优秀咨询报告。抓产业、拓渠道、促增收,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能力明显提升。

打造富有活力的科研创新平台 提高学校科研组织能力

学校以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为契机,顶层谋划“1136+N”的科研平台建设方案,突出应用导向,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通过共建共享,实现“科学研究、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为一体的科技创新载体。目前,学校已有省部级科研平台11个,市级科研平台16个,校级研究所9个,与首位企业组建3个创新联合体,引企入校共建2个专业检测机构,在企业内建设实验室1个,实现了市级及以上科研平台与区域十大战新产业的全面对接。学校在全国首次将平台建设经验凝练为“高等职业院校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指南”作为地方标准发布,为职业教育科技创新发展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推进应用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 提高学校自主研发能力

学校组建科研团队主动对接地方产业发展需求,通过各类联盟、产业园区、“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每年学校层面组织开展产学研对接20余次,与企业联合开展专利布局和专利导航,共同申报专利,成果共用,技术共享。学校与芜湖市科技局共建了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芜湖技术转移中心”,中心设在校内,设专人管理,面向全校师生及社会开展成果转化服务;依托中心学校组织建设技术经纪(经理)人队伍、制定相应的制度,进一步促进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学校现已申请立项及公布地方标准23件,发明专利135项。近三年签订横向技术合同800余项,累计到账4102.49余万元,转化发明专利36件,单次转化合同金额首次突破15万元,校企联合承接芜湖市“揭榜挂帅”项目6项。目前学校面向长三角区域企业转化的34件发明专利基本上投入了企业生产,针对转化实施于企业生产一线的专利,学校深入开展技术指导工作,提升学校社会服务能力,增强适应性。

不断营造创新氛围服务人才培养 力助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学校科研工作始终坚持育人理念,在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两个方面同时发力,使学校技术研发、科技创新始终服务教学一线、研发平台依托专业群发展、科研团队围绕产业布局,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不断提升实习实训指导和技术技能创新能力,实现了“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学校成立了“四海全讯5123科学技术协会”,以各类科技赛事为抓手,近几年累计参赛学生已达数千人次,专业覆盖率达到了70%以上,有效提升了学生科普知识和创新意识,为学校营造了浓郁的创新氛围。学校曾获“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新创意”大赛一等奖,并连续多年获得最佳组织奖。芜湖大学生专利创新大赛已成为芜湖市科技创新的品牌赛事,第七届大赛特等奖获得者我校学生金志伟,现已成为汽车与航空学院实训教师,学校在该赛项连续11届获得一等奖以上奖项,连续10年获得最佳组织奖,科研育人成效显著。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十年来,学校以产教融合为主线,有组织协同推进科技创新,精准对接“双高建设”任务要求,锚定职教本科发展目标,通过建机制、搭平台、抓成效,科技服务能力显著增强,逐渐形成了创新引领、产教融合、技艺传承的科技创新体系,始终践行有组织科研,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文、图/王韬远 审/吴庆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