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新闻资讯
职教动态
地方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之维

发稿:陈琳菲 发布时间:2015-06-25

中国的创业教育从初创到探索,再到如今的全面深化,分层分类发展已成为一种现象,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必然是根据各个大学所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大学办学层次、大学办学理念、资源获取多寡、创业文化繁荣程度等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最适宜的创业教育发展路径。在追求特色化、分层化办学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应对接自身人才培养定位、学校办学特色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确定相应的创业教育发展思路,设计相应的创业教育课程和训练体系,全方位推进创业教育。[1]

一、地方高校创业

教育发展模式多元化的思考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一般分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将创业教育纳入高校现有的教学计划之中,以教学和课程的改革促成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第二种模式则是依托大学生创业园或科技园,以各种实践性的创业活动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第三种模式则是由政府的相关政策文件加以推动和引导,鼓励大学生争取政府资源的支持,推动自主创业活动。[2](见表1)

表1 国内代表性高校的创业教育做法

院校

开展时间

创业教育理念

具体做法和特色

清华大学

1998年

重在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促进创新性和综合素质的发展。

率先引入KAB系统课程,成立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推动科技创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2年

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

成立专门的创业教育领导小组、创业教育专家组和创业管理培训学员,注重创业教育相关课程与创业实践之间的结合。

中国人民大学

2002年

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促进发展。

成立全国首家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建立创业中心,提供项目评估、创业培训、创业导师、创业公共服务、创业资金支持等相关创业孵化服务。

上海交通大学

2002年

点燃创业激情,营造创业氛围,培养创业人才。

从八个模块开设创业课程,设立创新与创业大讲堂、互联网商业模式与创业、风险资本与创业等课程。

南京财经大学

1998年

坚持课程引领与实践相结合,分层分类推动创业教育。

黑龙江大学

1998年

面向全体学生,基于专业,实施分类培养,强化实践环节

创业教育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全国首家校内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以专业实验室为依托的院级校内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西安交通大学

2001年

加强大学生创业信息服务,建立创新教育网络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创业资讯、创业评测、创业指导和创业实训服务

上述三种模式虽然代表了不同类型高校在创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所进行的探索和尝试,但依然存在着值得反思的问题。其中不仅有创业文化与创业环境方面的缺失,从中国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维度与动力来看,即使是已经实施了创业教育的诸多高校,其推进创业教育的发展也绝对不是内生性的动力,而只是来源于政府政策文件和推动大学生就业率提升的外部推动力。单独从创业教育发展的整体状况来讲,很多高校创业教育的指导理念、理论体系构建、实施路径、协调与合作机制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模糊性与交叉性,不同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模式之间并没有明显的边界,也无法明确自身的特色与独特的创业文化。

高校的创业教育首先应该具有自身的特色,当我们学习他国的教育经验时,我们会发现,高等教育的发展并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比如美国高校的创业教育从非常宏观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聚焦模式”、“辐射模式”及“综合模式”,但从微观角度深入细致地去观察每一所大学创业教育的发展状况时,可以看出学校间的差异是非常大的,斯坦福大学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百森商学院与麻省理工学院创业教育的具体实施路径大不同。创业教育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意识与创业技能,为推动全社会创业活动的繁荣奠定基础。我国创业教育政府主导的一个优势就在于可以集中政策、资金、资源的优势力量推进某种理念的实践。[3]鉴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独特性,诸如各高校在资源、文化等方面的禀赋不仅有着明显的差异,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发展差距,使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与中西部高校、“985工程”“211工程”建设大学与普通地方本科院校、综合性大学与专科类大学,其创业教育的各个面向截然不同,具有多样性。从创业教育的实施效果来看,我国各大高校的表现差强人意。[4]不同学历层次的受教育者对创业类型的理解不相同。地方院校更加注重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动手能力强、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5]

二、地方高校创业教育

转型发展维度地方高校创业教育体系体现在创业教育的目标导向、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创业实践平台、制度与文化支持等四个维度。

(一)以满足地方需求为导向,构建以创业促进高质量就业的创业教育目标体系

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主要理念是以鼓励大学生的自主创业为主,很多高校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培养在校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促使更多的毕业生开办企业。“成为一名创业者,或者一名企业家”,往往是这些高校创业教育的主要目标。但地方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目标却是完全不同的,它们更加注重建立分层级的创业教育目标体系,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地方需求为导向。因此,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是由“主动就业+岗位创业+个人创业”组成的多元化的体系。全体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创业教育的一系列教学与课程活动,培养了最基本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但创业教育并不是要求每位大学生都实现个人自主创业,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个人发展路径。因此,主动就业意味着大学生接受一种普及式的创业教育,成为具有创业意识的人才;岗位创业则是指部分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各种创业活动,毕业之后在工作岗位中以创业的激情和技能来发展自己;个人自主创业则是面对那些极少部分愿意在毕业之后创业的大学生。因此,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体系是多元的,是按照每个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发展路径而定。

(二)以教学为主渠道,构建嵌入式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与其他层次的高等教育机构相比,地方高校创业教育更加重视教学渠道的推进以及创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及专业教育的融合。这种以专业教学为主,有机融入创业教育的做法重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基本的创业技能,这与其他大学重在培养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的做法有所区别。地方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并不在于增加多少课程或者新增学分,而是如何将创业的元素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之中。因此,许多地方高校都构建了通识课程—专业课程—课外学分为主体的课程体系。

综观欧美各国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以及我国创业教育开展的现状,高校创业教育发展过程始终面对的一大挑战就是专业师资队伍的缺失以及如何确立其他学科领域教师对创业教育的认同感和支持感。如果说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决定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互相融合、彼此渗透的范围和方式,那么,来自教师的认同和支持则决定了二者相互融合的程度。在这些方面,地方高校已经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三)重视在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建立了以创业园、创业中心等为代表的创业实践平台

地方高校因为其区域产业集中程度不足、地方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普遍较弱、地方高校科研实力薄弱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照搬那些一流大学创业教育的做法。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地方高校的大学生虽然具有更强的创业意愿,但由于综合能力的限制,他们也无法进行更为成功的高科技创业,因此,地方高校一般会在校内建立不同层级的创业实践平台。比如在校内以专业为依托建立专业创业工作室,这些工作室附属于各个学院,由学院的专门人员负责管理。这些专业类的创业工作室向所在学院的每一名学生开放,地理位置上的接近、专业领域上的相同以及学院小环境的支持都为大学生的创业初始阶段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这种专业创业工作室依托于学院,无需大额资金,也不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强调的是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将其在专业教育中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可以操作的实践项目,为他们未来成功创业奠定基础。在学校层面,地方高校的大学生创业园以各个学院的创业工作室为创业团队的遴选基础,为那些已经在创业园中进行尝试且具备一定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大学生提供更为宽广的实践平台。地方高校的创业实践平台建设非常注重从大学生创业的实际情况出发,这种“草根”所具备的内生性特征与地方高校所在的环境和区域发展阶段形成了高度的匹配。

地方高校服务于经济发展的需求这一使命决定其在创业教育的推进过程中更加重视与校外的部门进行合作,特别是与企业界建立广泛而有效的合作机制显得尤为重要。高校与企业合作有效地将彼此在知识、技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进行整合,一方面促进了高校自身的变革与发展,另一方面则为企业的技术研发与员工培训提供了必要的智力支持。从我国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开展的现状来看,校企合作已然成为推动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许多地方高校依托区域的资源优势,与当地商会、行业协会及知名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结合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以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为目标,邀请企业家和创业成功人士为大学生进行创业类的讲座,或者聘其为高校的创业导师,对大学生创业团队进行更为专业的指导。此外,很多地方高校与企业的实训合作基地也吸引了大批学生参与到企业的生产运营等实践过程,帮助大学生了解企业的构成、运营等一系列内容。部分地方高校的创业园则直接与企业合作,通过建立依托学科专业的创业项目组和工作室等形式,获取企业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创业团队的成果也可以为企业所用,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许多问题。

(四)培养大学内部创业文化,推动创新人才培养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创业教育能否真正成为推动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最本质的维度就在于大学内部是否有一种创业的文化。当我们对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繁荣赞不绝口时,不仅要关注美国创业教育开展的“术”,更要深入考察创业教育发展的“道”——创业文化的基因是如何渗透到美国高校的每一个空间并与高校的办学理念融合。当我们提起硅谷、北卡研究三角、奥斯丁研究区等世界闻名的创新创业区域时,不能忽略斯坦福大学、北卡罗来纳三所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浓郁的创业文化对上述区域兴起所起的巨大作用。地方高校在创业文化的培育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尝试。比较普遍的做法是以企业家精神为主线,弘扬地域文化精神,从校园创业精神、创业文化环境和创业文化活动等多个方面齐举并进培育高校的创业文化。很多地方高校新生入学之时就以创业文化导入开展系列活动;在校期间,以创业成果展示为主开展系列活动,帮助广大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创业理念,培养健康向上的创业精神。

三、地方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的总体特征

地方高校对创业教育具有独特见解以及推进创业教育的内在动力。

(一)加强战略设计

地方高校在战略层面更加重视创业教育,以顶层设计的理念统筹协调全校各部门,整合校内校外资源推进创业教育的发展,一些地方高校还将创业教育作为学校办学理念的核心,从而为创业教育的全面深入开展奠定了制度基础。还有一些地方高校则将创业教育的发展列入学校发展规划之中,建立了创业教育教学委员会、创业学院等校级层面的管理机构,为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资金保障和服务保障。

在制度保障方面,部分地方高校通过创业教育学校领导小组或创业教育教学委员会等常设性机构的方式对全校创业教育工作进行统一领导与规划,从学校发展的宏观层面考虑创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这些校级层面的机构一般都是由学校主要领导牵头,分管教学和学生工作的领导具体负责,成员由各学院、创业学院、教务处、团委及就业处等相关教学和行政部门组成。与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过程中自下而上的路径不同,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更加具有依靠学校领导层的权威和资源配置所形成的自上而下的路径。相较于“985工程”、“211工程”大学,地方高校因为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于创业教育的开展具有更大的热情和动力,这也就是为何我国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创业率高于部属院校的原因。这种从校级层面达成的意见共识,有力地推动了创业教育在全校范围内迅速地展开,大学中的学院和各行政部门在学校层面的统一规划和协调安排之下,也可以就创业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展开全校范围内的讨论、改进和变革。一些创业教育发展较为成熟的地方院校,还计划成立创业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由学校主要领导、各学院主要负责人、创业学院、教务处、团委及就业处组成,作为常设机构,该委员会主要负责全校中观层面上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一系列问题。如果说创业教育领导小组之类的机构为地方高校创业教育指明了方向,那么,类似于创业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这样的常设机构就是为了解决创业教育改革过程中一系列复杂问题而设,很多涉及各学院、部门的协调配合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得以沟通和解决,从而优化了创业教育发展的效率。

在创业教育推进的中观层面,地方高校普遍专设了创业学院这样的机构,并且在改革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各学院在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导职能,发挥院系在深化创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大学生自主创业互动中的作用;增强创业学院在学校创业教育工作中的组织实施与沟通协调职能;设立“创业教育发展论坛”和“创业教育院长圆桌会议”,为学校各学院创业教育改革思路与改革举措的交流提供平台,增强各个学院在创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协同创新意识。

在创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微观层面上,鼓励专业教师利用课题研究和企业合作研究进行相关创业活动,吸收学生参与教师的创业活动;转变专业教师对创业教育的认知,吸引专业课教师及创业指导师进行创业教育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从而增加这些教师对于创业教育的理解,采用更为创新性的教学方式进行课程改革,增强他们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加入创业元素的意识和能力。地方高校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使之天然地具有与企业进行合作的任务。许多地方高校支持教师赴企业进行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与行业协会活动,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和交流,这些措施都可以沿用到创业类师资的培养和培训过程中,有鉴于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创业师资的理论素养和知识体系较为薄弱,因此,创业教育师资的国际化培育也应当纳入高校的议事日程,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双重方式,培养优秀的创业教育师资。健全创业实习导师制度,进一步明确创业实习导师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理顺创业实习导师的组成和聘任工作,建立一套操作性强的创业导师考核制度及奖励制度,积极引荐校外师资充实队伍。

在资金保障方面,地方高校一般都将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经费列为专项预算,确保改革有稳定的财力支撑。拓宽创业教育基金的来源渠道,通过学校投入、企业投资和社会捐助等多种渠道募集资金;优化和提升创业教育基金利用效率,进一步完善创业教育基金管理机制,为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和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

(二)明确目标体系

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体系十分明确,创业教育开展的领域也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在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方案融合、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创业教育师资培育及创业实践平台建设等方面都有既定的目标和具体推进策略。这一方面缘于学校层面对于创业教育的支持和鼓励,另一方面缘于地方高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内生性”和“本土性”。地方高校促进创业教育课程与具有地域元素的特色专业课程建设,鼓励各学院以“显性课程”的形式呈现于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计划中。

在校企合作领域,地方高校非常鼓励学生通过暑期社会实践、创业计划大赛等途径结合专业知识开展课外创业实践。鼓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共同研发,在科研成果转化中,培养学生的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很多地方高校还建立校内跨专业、多学科性质的创新创业实践中心,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建设产学合作的大学生专业创业实践基地。依托学校的专业平台,利用企业的资金和设备,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创业教育进度和创业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序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运作环节进行运营实践。

在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方面,地方高校非常注重学校创业园的管理,提升创业孵化功能。整合和改善大学生创业园的物理空间,拓宽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面积,建设较为完备的创业服务体系。在创业项目信息提供、商业模式设计、市场应用拓展、资金筹措供给及技术保障支持等方面给予保障,提升创业孵化基地的功能;加强创业园与各类市级、省级创业园区的互动与合作,促成大学生创业项目从封闭式的校园内循环状态进入开放的市场竞争状态,增强大学生创业项目及创业团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内部推动—外部拉动:地方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的动力源

(一)内部推动:高等教育变革背景下的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转型发展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改变社会结构功能的同时,也扩展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边界。知识作为最具活力和无限发展潜力的生产要素,对当今社会的整体变革发挥着土地、资本等传统要素不可比拟的优势。高等教育机构在知识生产、知识传递、知识扩散和知识创新的每一段过程中都发挥着相应的作用。由大学所创造的知识的质量以及知识对经济的广泛应用性,对于提升国家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显得日益重要。从人的发展本质来讲,大工业时代将人看作发展的工具,通过制度化的教育机构、严格的流程标准、目标导向的评估体系等手段,将人的自身属性割裂开来,仅仅将人看作实现社会发展、国家富强的工具,并没有将人自身的发展性、开创性统合起来。导致高校长期以来提供的都是一种理智教育或为职业做准备的专业教育,人的发展维度受到极大的约束。今天,移动互联网络的兴起已经成为社会整体变革的引擎。在线教育、MOOCs、反转课堂与工作场所学习等理念不仅引领人们学习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变革,也透过技术的大范围市场应用而实实在在地对每个人产生影响。在这样一个“最大的不变就是改变”的年代中,高等教育的使命、功能、边界都在发生急剧转变。如何将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对人的规制与人与生俱来的自由本质达成平衡,如何以一种更为自由的、灵活的、个性化的方式培养人的创造性,是高校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变革

的内部动力。

经过了二十余年的发展,中国的地方高校所开展的创业教育,从最初的简单模仿再到政府引导下的实践探索,一直到今天不同发展模式的出现,都向我们展示了高等教育内部变革的过程。当前,很多地方高校对于创业教育的理解显然已经发生质的变化。创业教育成为地方高校基于时代发展需要与学生个人发展需求做出的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积极选择。[6]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提高就业创业质量”。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高校创业教育蓬勃兴起、全面展开,成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人才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见表2)

表2 2003-201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情况

年份

毕业生人数(万人)

就业率

自主创业比率

2003

212.2

70%

/

2004

280

73%

0.31%

2005

314.1

72.6%

/

2006

413

77%

/

2007

495

70%

0.3%

2008

559

68%

1%

2009

611

68%

1.2%

2010

630

72.2%

1.5%

2011

660

77.8%

1.6%

2012

680

88.3%

2%

2013

700

88.1%

2%

从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大部分高校比较重视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开设了不少创业教育的课程,提供了一些创业实践场所,树立了一批大学生创业典型,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一些地方高校开始逐步把创业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结合起来,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让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培养出既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又懂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创新人才。2012年8月,教育部颁布《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要求本科学校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展现了未来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改革趋势,即创造各种条件,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目标,将创业教育与广大学生的专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大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升。

高等教育内部推动创业教育发展的另外一个动力来自于学生生源的变化。今天的大学生普遍生于20世纪90年代,他们的成长经历完全是与互联网时代的繁荣联系在了一起,生活品质的大幅度提高使得这一代大学生更加注重个性的弘扬和自我意识的觉醒,中国经济三十多年的持续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也让他们具备了更为多样化的选择。与父辈相比,他们更愿意也更有资源优势去面对不确定的环境,进行创业和其他更具挑战性的活动。当我们的高等教育依然按照工业时代所形成的价值体系、组织架构、教学方式来面对这批浸润在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地方高校在行政组织体系、学科结构方面的僵化与当代大学生个性发展间就必然产生某种撕裂,撕裂的强弱程度关键并不在于大学生,而在于地方高校是否有足够的意愿和动力去进行变革。创业教育恰好为高等教育自身的变革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通过创业教育的转型发展促成地方高校的整体变革,这有助于学生从“现实的人”向“发展的人”转变,也有助于地方高校从一个科层化、制度化的教育机构转型为扁平化、多元中心的学习型组织。

(二)外部拉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与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回应

当今的世界正处在一个充满着各种不确定性与激烈震荡的时代。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余波至今没有消弭,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依然困难重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欧美各国将鼓励全社会的创业活动作为破解经济与社会发展难题的重要战略选择,通过战略规划、策制定、环境塑造、文化引领等多种手段构建创业型的社会,从而推动就业的增长与经济的繁荣。世界范围内的创业教育浪潮汹涌而至,创业教育成为各国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与技术变革、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政策议题。创业教育也已经成为我国政府、高校、社会、企业热议和关注的重要话题。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已经取得巨大进步,成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创新型人才培养等国家战略的重要手段。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无论是从课程设置、师资建设、创业实践基地建设,还是从政府和学校层面的重视程度、学生的认可度和参与度来讲,都已经度过初创期。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对支持全社会的创业已做出战略部署,未来高校创业教育蓬勃发展势不可挡。

创业教育的转型发展必须根据我国社会经济整体转型的趋势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骤,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创业教育的生态系统。构建地方高校—政府—企业—社会分工合作、资源共享、有效互动的创业教育公共治理机制,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创业教育发展氛围。在此过程中,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转型发展必然回应我国“创新驱动”战略下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需要。创新驱动强调通过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个体,以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等多种方式,利用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管理理念和新的发明创造去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在创新驱动阶段人成为关键要素,知识、信息和技术等无形资产则成了附着在人的创造性本质之外的要素投入。这类要素投入具有非稀缺性、非排他性和非消耗性等特征,其创造的价值和发展模式远高于资本投入与资源禀赋。

创新驱动这一概念就其本质而言,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社会进步与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原创性知识的探索、新发明和新技术的创造及其应用过程。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一个以创新驱动的社会经济体需要如下几个必要条件。第一,在各个行业与领域中具备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个体,如科学家、教师、研究人员、企业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等。创新者的培养是整个创新驱动过程运行的基础与前提,因此,旨在鼓励和促进创新者涌现的外部环境和一系列制度措施,就显得格外重要。第二,原创性知识和各种发明创造从理论到实践应用的完整转化过程。“创新的实现是体现创新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与投资驱动和要素驱动的经济发展相比,创新驱动体现的是某种类似生态系统的自发演进特征,即动态性、栖息性、生长性,以创造最终价值为导向,一切的创新最终都要具备一定社会条件限制下实现的可能性。第三,创新驱动体现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不同区域的多样性、自发演进性和开放互动性。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开放性和多样性是繁荣创新的关键,包容意味着允许差异存在,开放意味着打破封闭界限,互动则激发了思想和观念的无限可能。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发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这不啻为未来中国30年的经济发展指明了战略方向:在市场为资源配置核心的前提下,创业企业的境况会得到显著改善,由此也会激发更多的年轻人选择创业,实现自己的理想。创新驱动阶段的企业发展将以科技创新和激发个体的创造力为前提,而我国经济社会机构的转型发展也必然以推动个体的创新创业能力为主。在大趋势下,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转型发展必须考虑外部大环境的变化趋势,将创业教育的发展与中国未来社会经济整体变迁的需求相对应,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创业的理想与热情。改革创业教育的治理结构,建立地方高校、企业、科研机构、政府及社会组织多元合作、互动共享的创业教育参与机制,形成利益相关群体间长期信任与合作关系,创设开放的创新资源流动方式,形成以推动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为最终目标的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发展模式。[7]

参考文献:

[1]宋斌,王磊.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11,(11).

[2]董世洪.社会参与:构建开放性的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2010,(2).

[3]严毛新.政府推动型创业教育:中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历程及成因[J].中国高教研究,2011,(3).

[4]“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再度发布[EB/OL].

http://gte.sem.tsinghua.edu.cn/page-29-135-r3vhen.html.2010-12-23.

[5]黄兆信,曾纪瑞.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以温州大学为例[J].教育研究,2013,(6).

[6]黄兆信,曾尔雷.以岗位创业为导向: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J].教育研究,2012,(12).

[7]王志强.一体与多元:欧盟创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2014,(4).

(信息来源:《教育研究》2015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