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新闻资讯
职教动态
吕景泉,赵文平|中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的发展形态与提升策略

发稿:罗节睿 审核人:承泽恩发布时间:2023-06-16

作者简介:吕景泉,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赵文平,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要

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意蕴,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是国家职业教育自主创新水平的体现,是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成熟的标志,是国家社会经济国际地位的彰显,是国家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担当作为。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建设,中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生产能力从弱到强、中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资格权利在自主创立的国际平台中得到充分行使和运用、中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影响力正在全方位绽放。未来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即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生产能力、自觉运用职业教育国际话语资格权利、多渠道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影响力。

文章出处:吕景泉,赵文平. 中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的发展形态与提升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23(01):89-98.

2022年8月,我国政府首次发起并成功举办了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来自12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注册并参加大会。本次大会既是中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转型的重要标志,对中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发展职业教育是国家战略,是推动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一个国家的职业教育彰显了该国综合实力,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在国家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上述背景和认识的基础上,本研究着重分析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的意蕴、发展形态与提升策略。

一、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的意蕴

话语权是中国社会对外交流合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话语权建设也是当前中国对外交流合作中的一个重要发展主题。话语不仅仅是一种信息传递的媒介或载体,也是体现讲话主体或发声主体能力和权威的一种载体,象征着一种权利或权力。因此,在公共交往和交流场域中,就产生了“话语权”这一概念,用以表征主体地位或社会影响姿态。福柯在《话语与秩序》中提出“话语权”的概念,探讨了如何在话语中赋予权力,分析了话语对个体及社会在思想观念和实践行动中的影响。由此可知,话语权是一种影响力量,它表示的是主体的话语表达能够影响外界的能力。而这一影响力与主体有没有能力产生表达的内容、有没有被给予表达的机会和资质、所表达的内容有没有影响力这三个方面密切相关。所以,话语权是话语生产能力、话语资格权利和话语影响力的有机统一。也正如有学者所主张,国际话语权“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个国家在世界上说话的权利及其产生的效力和影响力”。

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是实现一个国家国际话语权不可或缺的支撑。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由职业教育话语生产能力、职业教育话语资格权利和职业教育话语影响力的三大方面构成。职业教育国际话语生产能力主要是指职业教育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为国际职业教育所创生的新概念、新理论和新模式的能力。职业教育国际话语资格权利是指职业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成果融入国际职业教育活动、组织或格局的权利。职业教育国际话语影响力主要是指职业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在国际职业教育大舞台中所产生的影响力。总之,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包含着是否具备为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贡献话语的能力、贡献话语的资质和所贡献话语的影响力。具体而言,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意蕴。

(一)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是国家职业教育自主创新水平的体现

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展示了一个国家为国际职业教育发展所贡献和输出职业教育智慧的水平,是一个国家职业教育自主创新水平的体现。这种职业教育自主创新集中体现在职业教育制度创新和思想理论创新两个方面,能够破解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公共难题,能够为全社会提供可迁移、可效仿的蓝本。不论是职业教育制度创新还是思想理论创新,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抓住了职业教育的本质性规律性问题,揭示了人类社会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另一方面,为全社会贡献了全球职业教育发展的公共智慧。以德国为例,德国职业教育的国际话语权是德国职业教育自主创新的体现。德国创立了供全球效仿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生了“工作过程职业教育理论”,为人类社会认识职业教育本质做出了创造性的铺垫,在世界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圈中展示了德国职业教育的自主创新水平。因此,德国职业教育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广泛的国际话语权。总之,一个国家是否拥有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或拥有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的程度,可以充分体现出该国职业教育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创新水平。这也意味着,一个国家的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与其职业教育自主创新水平密切相关。要想在国际社会中拥有和提升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就需要不断提升职业教育自主创新水平。只有不断创新,不断向国际共享和贡献职业教育智慧,才会获得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

(二)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是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成熟的标志

“作为国家软实力的国际话语权,既是一个国家文化传统、价值取向、精神气质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战略目标、运筹能力、国家利益的象征。”国际话语权是一个复杂系统,其不仅仅体现为一种影响力,更蕴涵着内在的文化传统、价值取向、治理能力、制度供给、思想体系等诸方面因素。职业教育作为一种跨界的事物,远远超越和超出了教育体系内部的边界,而与社会经济、文化传统、技术变革等方面密切相关。没有与社会经济、文化传统、技术变革等因素的协同互动,就不会有真正的职业教育。因此,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实质上是一个国家综合发展水平的体现、一个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成熟的标志。以德国为例,德国的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具有成熟的发展格局,其背后反映的是德国技能型社会建设、技术技能文化积累、职业精神、企业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发展形态,综合体现了德国职业教育发展成熟的状态。显然,在国际社会中,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是评判某个国家是否成为职业教育强国的重要指标。中国在建设职业教育强国的道路上,要善于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职业教育创新故事,要传播好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声音,要贡献好中国职业教育实践智慧,要分享好中国职业教育运行方案,要展现好中国职教发展形象,宣示着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助力、催化着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成熟进程。

(三)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是国家社会经济国际地位的彰显

“国家形象与国际话语权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塑造良好国家形象要求必须具有强大的国际话语权,国际话语权对于塑造国家形象具有重要意义。”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是一个国家职业教育形象的重要体现,彰显其社会经济的国际地位。“提升并运用国际话语权是主权国家塑造和建设国家形象的重要路径。”首先,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树立文化自信。”因为职业教育在国际上有没有声音、有没有具有影响力的声音、有没有得到国际认可,能够反映出该国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文化是否彰显着一种力量,是否表现出自身职业教育的文化自信。我们都知道,当德国职业教育学者和职业教育工作者在世界上广泛展示和输出其“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时候,世界上其他国家纷纷表现出对“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热衷。国际上把德国作为职业教育模式创新的标杆,“双元制”成为国际上的一种普世性话语,这其实形成了一种德国职业教育文化,使“双元制”在国家职业教育话语中彰显了德国职业教育文化软实力。其次,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是一国综合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彰显。“话语权是对外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形式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使用了话语权概念,话语权是一个国家、民族和文明的标志。”综观国际格局,基本形成这样一种认识: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往往是那些在国际社会中经济发展水平高,其国家发展水平处于前列的国家。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二者之间几乎是一种正相关关系,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彰显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态势。

(四)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是国家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重要力量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方面都是重要的内容和力量。比如,“绿色发展国际话语权是针对绿色发展领域所衍生出的从属性概念,指某一行为体在国际平台上,针对绿色发展议题发表意见、传输价值观念以及参与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的权利或权力”。如同绿色发展国际话语权一样,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中国职业教育责无旁贷。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事业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担负着为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国家的经济贡献力和产业影响力是其重要的支撑,而其经济贡献力和产业影响力直接依赖于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实际上,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是国家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重要力量。因此,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推动全球经济蓬勃发展的进程中,中国职业教育肩负着向国际提供职业教育先进标准、分享可复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拓宽国际化视野,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融入全球职业教育话语体系,成为世界职业教育交往中心,引领世界职业教育变革发展,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只有拥有强大的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才能向全球贡献好职业教育理念、职业教育发展标准和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才能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输送优质人力资源。

二、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的发展形态

总体上,伴随着中国社会对外开放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格局形成,中国职业教育的自主创新发展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使得中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的发展经历了从弱到强、从被动到主动、从追随模仿到自主创新的历史性变革。具体而言,中国职业教育在国际话语生产能力、国际话语资格权利和国际话语影响力三个方面呈现出相应的发展形态。

(一)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话语生产能力从弱到强

话语生产能力是话语权的基础,如果我们自己不会生产话语,或者我们所生产的话语不具备原创性,那么我们就没有资本融入相应的圈子,有关话语权的问题就无从谈起。“中国话语生产力是中国话语在其生产和实践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原创能力、对中国实践的引领能力、对西方话语的解构能力、为全球发展提供理念的贡献能力。”应当说,我们一直都有自己的职业教育话语,虽然我们的职业教育话语在不断创生,但是可能并没有产生国际影响;或者我们虽然生产了职业教育话语,但是并未生产职业教育国际话语。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话语生产能力集中表现在我们自己所创造的职业教育话语能够融入国际职业教育格局,中国的探索和实践能够为国际职业教育贡献智慧,能够解决国际难题。具体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审视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话语生产能力:一是我们有没有自己的职业教育话语;二是我们自己的职业教育话语有没有进入国际体系。概括起来,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话语正在从弱变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职业教育从追随和学习,逐渐发展到今天不断创立和创生自己的品牌,并且在国际上产生广泛影响。

第一,中国职业教育已生产出许多独创的职业教育话语。职业教育话语主要表现为职业教育概念、职业教育思想理论、职业教育实践模式及品牌,等等;职业教育概念如半工半读、工学结合、产教融合、专业群、课程群、德技并修,等等;职业教育思想理论如黄炎培先生创造的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职业教育类型说、技能减贫理论,等等;职业教育实践模式及品牌如鲁班工坊、EPIP、五业联动、职教本科、集团化办学,等等。应当说,我国具备生产职业教育话语的能力,但是这些话语是否全部走向了国际,还需要时间和实践的考验。

第二,中国所生产的许多职业教育话语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形成了国际品牌。比如鲁班工坊、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等。其中,工程实践创新项目的英文表达EPIP是工程(Engineering)、实践(Practice)、创新(Innovation)、项目(Project)四个英文首字母的组合。EPIP是一种由我国独创的,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为一体,以实际工程项目为导引,以实践应用为导向,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EPIP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的重要内容,是以20余年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为基础,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并借鉴国际先进教育教学理念而创立的一种适合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EPIP教学模式——中国职业教育的话语体系》著作入选了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重点任务清单项目”,同时EPIP教学模式已在鲁班工坊等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总之,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品牌彰显出职业教育话语的生产能力。

第三,中国职业教育话语生产主体的规模和实力发展前所未有。一是我国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实践队伍。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拥有职业学校1.12万所,在校学生数超过2 915万人,中高职学校每年向社会输送约1 000万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综合实力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我国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科研队伍。“全国1 400 多所高职院校普遍设立专门的职业教育研究机构。”“全国各地共举办公开出版的各类职业教育专业期刊和职业院校学报300多种。”目前,全国共有30多个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可设置职业技术教育学二级学科招生方向,已有100多个职业技术教育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三是我国拥有世界数量最多的职业教育科研成果。在中国知网(CNKI)中以“职业教育”为主题进行检索,2021年有1.6万余条该主题的文献,2020年有1.7万余条该主题的文献。在中国知网(CNKI)中统计发现,近些年我国每年可产出1.5~2万篇职业教育主题的文献。总之,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话语从被动追随和学习正在走向自主创新和输出,中国已具备自主生产职业教育国际话语的能力。

(二)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话语资格权利在自主创立的国际平台中得到充分行使和运用

如果仅仅自己生产自己的话语,而没有机会和平台向外展示,也不能确立国际话语权,更难以产生话语的国际影响力。国际话语资格权利是实现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条件,其能够保障话语主体有资格、有机会去表达和展示话语。近年来,随着中国职业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平台的不断开拓,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话语资格权利得到了有效和充分的行使,促进了中国职业教育话语的国际传播。

第一,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平台中赋予中国职业教育话语资格,向世界传递和表达中国职业教育。近年来,鲁班工坊已经成为推动各国人力资源开发、改善民生福祉、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和助力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一带一路”的国家重大行动。此外,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是中国为世界提供的国际公共产品,是一个崭新的国际经济合作平台。同时,“一带一路”倡议也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平台,中国职业教育在“一带一路”共建中能够提供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人才和技术技能支撑,向世界输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2016年,教育部发布《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倡议我国教育系统携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教育共同体,同时提出中国教育要率先行动起来,聚力推进共建“一带一路”。近年来,中国教育领域和社会各界率先垂范、积极行动,取得较好效果。比如,北京市于2017年在全国率先实施“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项目,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先后搭建“丝路学堂”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创建“丝路工匠”职业院校国际合作联盟,构建“技能培训+语言学习+文化交流”为特色国际学生培养培训课程体系。

第二,在区域性国际职业教育组织建设中不断拓展中国职业教育话语表达平台。比如中国同东盟加强职业教育、学历互认等合作,在湄公河国家设立澜湄职业教育培训中心,设立中国—东盟菁英奖学金、中国—东盟健康丝绸之路人才培养(2020-2022年)等多项人才培养合作项目;实施“未来非洲-中非职业教育合作计划”,并与非洲国家合作建立“鲁班工坊”;倡议建立金砖国家职业教育联盟,并举办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为金砖国家的职业院校和企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其中,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中形成了多种模式,如“政府主导型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模式、职业教育人员跨境流动合作模式、职业教育配合企业‘走出去’鲁班工坊模式、职业教育中外校校合作办学模式以及校企合作共建境外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模式等”。

第三,主动搭建全球性国际职业教育交流平台,作为国际话语资格权利主体,设置国际议题,汇聚国际各方力量,共享中国职业教育智慧。如2017年,EPIP国际教育联盟成立,在泰国、印度、葡萄牙、埃塞等国设立EPIP教学研究中心,推动了海外中国职业教育研究。再如通过举办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建立起了中国主导的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有效机制和途径。在参与和举办世界职业技能大赛中不断彰显中国职业教育的实力,通过职业技能的展示向世界展示中国职业教育成果。2022年举办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方面向世界搭建了职业院校技能交流切磋的平台,另一方面向世界共享了中国职业院校技能的标准和形成模式。中国在参与和搭建国际性职业教育平台中表达自己的职业教育话语。

(三)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话语影响力全方位绽放

话语影响力表示的是话语主体能够影响社会的能力,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话语影响力是指中国职业教育思想理念和实践经验的表达呈现能够影响世界的能力。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话语影响是全方位的,影响力的点位表现在办学实践经验、教育教学标准和资源、在他国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贡献中国智慧等方面,同时影响力的区域范围在不断扩大。

第一,在海外建设鲁班工坊,举办职业技术学院,向国际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使中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实践经验在国际有声音。“鲁班工坊是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走出国门开展学历教育和技术培训的实体化平台,有助于中国教育参与国际教育市场,分享和推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创新成果。” 2016 年,由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的泰国鲁班工坊揭牌成立,这是我国在海外设立的首个鲁班工坊。目前,我国已在 19 个国家建成 20 个鲁班工坊,并在海外建立起从中职到高职再到本科、从技术技能培训到学历教育全覆盖的职业教育输出体系。比如,我国在吉布提建立的“鲁班工坊”填补了该国没有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层次的空白,助力相关国家构筑职业教育体系。鲁班工坊作为将中国创造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职业教育专业标准、职业教育教材资源、职业教育实训教学装备、职业教育教学方案与世界分享的实体化平台,为合作国家培养了大批熟悉中国技术体系、热衷中国工艺流程、感受中国制造品质的当地技术技能人才。

第二,向国际共享中国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与教学资源,使中国职业教育教学思想和成果在国际上有声音。比如,当前中国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和专业建设质量得到了国际广泛认同。中餐烹饪国际化教学标准获得英国核准颁证,并被纳入英国普职融通的职业资格框架体系。目前,中国正在积极向国际共享中国职业教育课程教材资源。如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积极开发首套以“中文+职业技能”为特色的职业教育系列教材。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选择了相关合作国家急需急用教材的物流管理、汽车服务工程技术、电子商务、机电一体化、计算机网络、旅游等6个专业进行研发,每个专业容纳初、中、高级3个系列。同时,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共建的全国首家“中文+职业技能”国际推广基地依托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设立了线上线下相融合的联合实训室、智慧教室等,统筹推进了“中文+职业技能”数字化课程教学资源体系建设。

第三,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话语的影响正在从个别国家区域扩展到更加广泛的区域。比如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与埃塞俄比亚职业技术培训学院合作建设了跨境办学机构——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并挂牌成立了埃塞俄比亚EPIP教学研究中心和鲁班工坊国际发展研究中心,面向非洲国家地区开展高端技术人才培训和高水平职教师资培养,分享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职教师资培养的中国方案。埃塞鲁班工坊得到了非盟总部和东非各国的高度关注,其被非盟委员会人力资源与科技司列为面向整个非洲国家地区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埃塞鲁班工坊同世界银行东非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区域一体化项目卓越中心合作,形成了面向东非职业技术教育资源共享的格局,其服务影响力实质性地拓展到肯尼亚、坦桑尼亚等东非各国,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影响力、中国职业教育品牌国际影响力和中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影响力。

但遗憾的是,在中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影响力中,中国职业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影响力不足,目前还缺乏如同国际上“工作过程职业教育理论”“工作场所学习理论”“能力本位理论”等原创而有广泛深远影响的理论思想体系。话语体系是思想理论体系、知识体系和实践体系的综合外在表达形式。中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体系应包含思想理论体系,职业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影响力是构成中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影响力重要内容。因此,加强中国职业教育思想和理念话语的国际化建设是增强中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影响力的未来发展方向之一。

三、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的提升策略

“国际话语权建设受到国际权力结构分布、跨文化语境、软硬实力支撑、核心价值观建设、对外媒体的发展、对外合作机制的构建、话语质量、话语翻译以及话语传播能力等因素影响。”由上述观点可知,国际话语权的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要想进一步提升中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就需要从多方面努力助力中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生产能力的提升、话语资格权利的充分运用和话语影响力的广泛扩展。

(一)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生产能力

第一,建设职业教育强国是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生产能力的硬实力支撑。话语权的本质是地位和实力。“国际话语权就是指国际话语主体对国际事务‘发声’的权利以及由‘声音话语’所生成的权力。” 一个国家的国际话语权是该国实力相关的,国家实力强大,其国际话语权也一定影响力大。中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的提升与我国职业教育实力密切相关。我们都清楚,德国的综合国力、英国的综合国力、美国的综合国力都是有目共睹的,同样他们的职业教育在国际上也是有特色、有实力,同时也产生和拥有相应的国际话语权。要想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首先要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整体实力,建设职业教育强国。建设职业教育强国的关键是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在整体规模和质量、发展理念、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特色和人才培养成效等方面的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当我们的职业教育实力真正强大的时候,我们就会成为他国效仿的榜样,为国际职业教育贡献出中国特色的智慧,我们的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发展水平自然不言而喻。

第二,确立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情怀是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生产能力的软实力支撑。新时代,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大国的形象体现在致力于国际事务的积极参与、积极奉献和积极服务。在职业教育领域,中国应立足国际情怀,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格局中定位中国职业教育,致力于向国际职业教育提供服务,强化我国的“职业教育国际责任”。中国职业教育秉持天下为公、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立场,主动承担国际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的责任,积极为解决国际职业教育发展难题出谋划策,力争为国际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第三,确立中国职业教育文化自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们要保持自信,因为职业教育思想和智慧不是他国专利。其实,中国传统文化早已孕育着丰富的职业教育智慧,以墨子为首的贤哲向世人贡献了先进的职业教育思想,中国古代的学徒制更是当前国际社会全面推进的现代学徒制的开端。由此可见,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自己的职业教育智慧。我们要确立中国的职业教育文化自信,追随我们自己走过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探索适合我们自己职业教育发展模式,贡献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智慧和发展方案,而不是毫无自我地一味盲从他国发展经验。虽然我们不排斥向国际学习,但是也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将向国际学习等同于简单模仿和照搬,终究会失去我们的话语权;既要学习,也要基于自身的国情去探索创生。只有如此,才能确立起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话语权。

第四,积极发起和参与职业教育国际行动。话语权体现在行动中,也在行动中生成。中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生产能力在职业教育国际行动中孕育和彰显。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发起职业教育国际行动,谋求为全球职业教育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行动;另一方面,在他国或相关组织发起和实施的职业教育国际行动中,我们要积极主动参与,并发挥中国作用。如同德国不来梅大学技术与教育研究所创始人菲利克斯·劳耐尔教授,他作为国际职业教育研究组织国际创新学徒制研究网络、 职业教育创新与专业发展联合网络和国际文化与生产研究网络主席,作为世界范围内职业教育研究的领军人物,带领团队创立了工作过程职业教育思想、职业能力开发与职业能力测评方法等,对国际职业教育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我们需要有人员或力量成为有关国际职业教育组织引领人或参与者,在组织和参与职业教育国际行动中生产国际话语。

(二)自觉运用职业教育国际话语资格权利

“国际话语权的实现既与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身份、国际话语与实践本身的特性紧密相连,也与国际受众的利益、文化、价值观以及对华认知等因素密切相关。” 我们既要自主创生话语,也要寻求或搭建展示话语的平台,争取国际对我们的认知。因此,我们要自觉运用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表达和展示的资格权利。

第一,进一步谋划和构建职业教育“主场外交”平台。近年来,我国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领域搭建了“主场外交”平台,如APEC北京峰会、中非合作论坛峰会、G20杭州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博鳌洲论坛年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等。这些平台不仅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而且不断提升了中国的国际话语权。职业教育领域也是如此,在职业教育国际发展战略中,我国成功举办了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主动争取承办世界职业技能大赛等,构筑职业教育“主场外交”平台,主动运用职业教育国际话语资格权利。比如在2022年由我国教育部主办的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上,来自全球123个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教育研究者深入研讨交流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思路和方略,并在大会上发布了《天津倡议》,我国向世界发出了职业教育呼吁,与各国一道协作,共同推动全球职业教育务实合作,力争为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提出的各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第二,推动大国外交的职业教育平台建设。我国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体系中已初步形成并践行着“职教外交”格局,在多个外交场合主推“鲁班工坊”国际品牌,并将“鲁班工坊”建设纳入国际合作项目之中。当前,“鲁班工坊”已经成为一个我国外交中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职业教育国际平台,凝结着中国职业教育实践探索的智慧和创新,体现着中国职业教育的特色和优势。以鲁班工坊为引领,我国可以在未来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融入中国外交战略。比如在“一带一路”倡议体系中,职业教育能干什么?如何主动对接、融入和贡献。之所以要在国际经济活动中融入职业教育,是因为职业教育与经济密切相关,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国际影响力在不断提升,伴随在经济领域的国际活动和国际平台中,可以附带搭建职业教育国际展示的平台。

第三,在参与全球经济活动中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力量。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密切相关的活动,在人力资源供给、技术技能共享与传承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球经济活动离不开职业教育支撑。“参与全球治理,持续夯实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战略合作,积极参与多边框架下的全球和区域教育治理机制。” 中国在参与全球经济活动中彰显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支撑力量,具体表现为职业教育为国际经济合作项目所必需的人力资源供给发挥了积极作用。比如在“一带一路”合作中,中国不仅向世界输出职业教育教学标准和人才培养模式,而且可以进一步向世界输出中国职业教育教学装备,进而以职业教育先进装备为引领可以输出相应生产领域的制造装备、高科技产品和技术。“我国可以率先出台相关政策,呼吁‘技术联盟’的创立,实现技术要素在全球职业教育中的生产、共享和创新。”

第四,举办世界性职业教育学术交流平台,打造职业教育国际合作项目。世界性学术交流平台和国际合作项目是向世界传播话语的有力平台。一方面,通过世界性职业教育学术交流平台,传播中国职业教育的思想和理念;另一方面,通过职业教育国际合作项目,向世界分享中国职业教育实践经验和模式。在实践推进,可以尝试举办多种形式的世界性职业教育学交流平台。具体来说:一种是整个全球范围的学术交流平台持续推进,如持续推进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举办,不断向世界分享中国职业教育学术思想;另一种是分区域、分行业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持续运行,如亚洲职业技术教育学术年会、中国—东盟职教论坛、中非职教论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与职业教育发展国际论坛、数字经济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国际研讨会,等等。

(三)多渠道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影响力

第一,增强中国职业教育话语的公共性品质。话语的公共性品质是话语影响力的基础。一般而言,话语的公共性弱肯定不宜传播,更不容易产生影响力。所谓话语的公共性,是指我们所表达和呈现的信息是基于普遍问题而创生的,具有普遍指导性,能够被大家广泛接受和普遍理解。这其实就需要我们多关注国际性的职业教育问题,解决人类普遍共存的职业教育难题,需要我们创造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念和模式。只有增强中国职业教育话语的公共性,才能使我们所生产的职业教育话语容易被世界接纳,持续产生影响力。这也需要中国在全球职业教育治理中始终承担职业教育大国责任,履行职业教育大国义务,拥有职业教育大国担当,秉持“共赢”理念,谋求人类职业教育共同利益发展。

第二,推进中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传播能力建设。话语传播能力是提升话语影响力的关键要素。要想实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的“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就需要们加强职业教育国际化研究队伍建设。我们不仅要能够生产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成熟的职业教育实践模式,而且要能够将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成熟的职业教育实践模式传播出去,具备话语传播能力。

第三,打造中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传播的学术平台。我国在已经开创的“一会、一盟、一赛、一展”范式的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基础上,要进一步创办自己的职业教育国际期刊,建设职业教育国际学术交流的专题网站和相关媒体平台,打造世界级的职业教育权威学术平台或组织,形成世界职业教育学术交流中心,培育国际化的职业教育学术研究场域。这些学术平台、学术中心和研究场域建设的价值在于向世界传播“中国职业教育思想”,宣讲“中国职业教育故事”,分享“中国职业教育方案”。比如,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实质上是世界认可的研究和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权威中心。在其官网上我们能够获取大量的职业教育研究报告和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报告和研究成果都是聚焦世界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共性问题,比如职业教育数字化、新冠肺炎疫情对职业教育的影响、职业资格、职业能力发展等,为世界其他国家在职业教育发展中解决该方面问题提供公共知识,是德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传播的权威学术平台。

第四,拓展中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传播的实践平台。进一步拓展我国的职业教育境外合作办学项目,扩大职业教育领域国际人才的培养规模,为国际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境外合作办学项目有利于促进中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的价值认同,有助于推进中国职业教育价值观念在国际上的有效传播,拓展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话语平台。同时,需要我国的职业院校拥有国际化办学的理念,形成外向型办学格局。还要推进中国职业教育课程的国际化开发,主动变革学科导向、工种类别的课程结构 ,向国际输出中国职业教育特色技术类课程,进一步推进教材和教法的国际化输出。此外,中国驻外企业与中国职业院校合作,联合开发境外合作办学项目,可以承接国际职业教育官员、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工作。

信息来源: 《现代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