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新闻资讯
学校要闻
【献礼党代会 奋进新征程】赓续百年初心 担当科研育人使命
发稿:全盼盼 审核人:曾友山发布时间:2021-11-2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强科学研究,主动融入地方产业发展、融入行业企业发展、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近几年来,学校科研工作紧密围绕地方产业升级发展以及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需求,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技术服务。尤其在“十三五”期间,我校持续加大研发投入,R&D投入从2016年253万元到2020年增长至3015万元;纵向科研经费到账额从347万元增长至1321万元;横向技术服务到账额从156万增长至1981万元;技术服务产生经济效益从1130万元增长至5287万元。形成了科研、育人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推动了学校科研水平再上新台阶,学校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也得到了显著增强。

课堂教学需要科研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多次到职业学校视察调研,对职业教育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优化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学校科研工作始终以服务人才培养为中心,确保学校技术研发、科技创新始终服务教学一线,因此学校研发机构培育必须依托专业群发展。目前围绕地方产业已培育6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融入100家行业企业,参与标准制订、工艺流程改进、新技术研发、新产品开发等,切实将生产流程、工艺、设备复制到教学中。同时通过横向课题,组织教师走进生产一线,与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合作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开发新产品、推进技术成果转化,切实提高教师的应用技术研发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实现“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

营造氛围推进科研

学校长期以来积极组织教师申报各级各类课题,目前立项1521项,其中省部级18项、厅级255项、市级81项、校级343项、专项课题66项、科技服务758项。针对学生群体,开创性地设计了“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融入科技创新活动,促进教师科技成果落地。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大赛,比如在2016承办“芜湖市大学生专利大赛”,自后连续五年荣获该赛项特等奖和最佳组织奖。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每年组织的科普宣讲达到4场以上,普及学生数达千人,由于组织得力,2020年学校成为全省唯一获得优秀组织奖的高职院校。通过各类科技赛事,累计参赛学生已达数千人次,专业覆盖率达到了70%以上,有效提升了学生科普知识和创新意识,为学校营造了浓郁的创新氛围。

搭建平台孕育科研

“十三五”期间,学校根据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和区域发展需求,打造16个科技创新团队,包括科技创新类、科技服务类和科技扶贫类三种类型,有效对接并参与芜湖市省级以上研究机构15个和5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服务,联合申报省科技厅重大专项6项。尤其科技扶贫团队,很好衔接了芜湖市科技特派员工作,其成功经验在“十四五”乡村振兴工作中将持续发挥作用。“十三五”期间,学校培育了11个研发机构,已争取了省厅自然科学重点项目和市科技计划项目17项,“十四五”期间预计技术服务到账额累计不低于220万、中小微企业技术服务超过200家、制订各类标准100个、授权专利60件等科研成果,学校通过“双平台”搭建,孕育一批成果,提升了学校综合科研实力。

制度保障助力科研

“十三五”时期,学校修订制订《纵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横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科技成果转化暂行办法》等10余项管理制度。在纵向课题管理上,学校积极贯彻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抓好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自主权》等有关文件精神,认真落实科研管理自主权、简化科研过程管理、加大科研项目绩效激励,为学校科研工作注入新活力。横向课题实行合同管理,鼓励教师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和技术研发。同时学校根据国家及省市最新文件精神修订《四海全讯5123教科研激励办法》,突出政策导向性,重点强调论文质量的提升,重点体现学术成果的转化运用和学术贡献。

成果转化提升科研

学校知识产权管理更加规范,质量不断提升,转化运用获重大突破。学校共取得国家专利授权420件,近年发明专利申请从2016年的18件提升至2020年的147件,发明专利授权量从2016年的4件提升至2020年的108件。累计转化发明专利34件,单次转化合同金额首次突破15万元。突破性完成4项芜湖市地方标准的批准立项、参与5项省市地方标准起草,深入嵌入地方产业发展。学校面向长三角区域企业转化的34件发明专利基本上投入了企业生产一线,服务芜湖、苏州、无锡等地方企业,助力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办学影响。

回首过去,我们获得了累累硕果,展望未来,我们必将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进一步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科技评价中不断尝试破除“五唯”,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实现项目申报渠道“全线通车”。(文/王韬远 审/吴庆国)